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39
宝宝的日常是最简单的了,除了吃就是睡,睡眠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宝宝正在生长的阶段。那宝宝的正常睡眠时间是怎样的你知道吗?宝宝正常睡眠时间宝宝正常的时间一般是有差异的,具体为:
1岁以下宝宝正常睡眠时间: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宝宝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宝宝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妈妈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宝宝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1-3岁宝宝正常睡眠时间: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宝宝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妈妈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4-6岁宝宝正常睡眠时间:每天睡10-12小时
4-6岁的宝宝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宝宝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宝宝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卧室装修效果图)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宝宝暗示“该睡觉了”。
【一】宝宝错误睡眠习惯妈妈及时纠正-育儿知识
宝宝睡觉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妈妈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如果发现了的话要及时纠正过来。新手妈咪知道宝宝晚上错误的睡眠习惯有哪些吗?
1、一到晚上就哭闹。
出生4个月的宝宝会有分离不安的情绪,所以在晚上经常会要妈妈陪伴在旁。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唱摇篮曲给宝宝听,或者给宝宝听平时喜欢的音乐。当宝宝哭闹的时候,如果盲目地抱或背宝宝,就容易养成坏习惯。如果宝宝哭闹,应该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或者轻轻地改变宝宝的睡觉姿势。另外,睡觉前也必须充分地喂奶。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纠正错误的睡眠习惯,就让宝宝哭30分钟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稳定宝宝的情绪,然后放在床铺上轻轻地拍打后背,或者唱摇篮曲给宝宝听。
2、睡觉时磨牙。
如果宝宝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紧张,在睡觉时会无意中出现磨牙症状,因此要尽量稳定宝宝的情绪。这时,最好给宝宝唱摇篮曲,或者给宝宝讲童话故事。另外,如果给宝宝听柔和的音乐,或者经常抚摸脸部和手脚,就能消除宝宝的不安情绪,而且能消除紧张感。长牙后,如果牙齿的咬合出现问题,宝宝也会容易出现磨牙。
3、日夜颠倒。
如果宝宝日夜颠倒,就很难按时睡觉。在新生儿时期,即使日夜颠倒,也属于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出生6个月以后还不能纠正,那就应该给宝宝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但这时不能突然改变宝宝的习惯,还是应该逐渐提前睡觉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另外,白天应该让宝宝尽情地晚上,晚上要给宝宝营造出舒适的睡眠环境,这样就能形成正常的生活习惯。
4、睡觉时经常哭闹。
妈妈最怕宝宝哭闹,因此用抱或背的方法应付宝宝,但是没有特别理由的情况下,睡觉时哭闹是一种习惯。如果背或抱着睡觉成习惯,宝宝就不容易睡觉,而且睡觉时经常哭闹,因此要掌握能稳定宝宝情绪的方法,而且要培养独自睡觉的习惯。在睡觉前,应该给宝宝听舒缓的音乐,或者降低照明强度,或给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宝宝睡觉前,妈妈最好陪伴在旁,并且入睡后也应该陪在身边一段时间。
5、吃着奶睡觉。
宝宝经常吃着奶就睡着了,或者含着安慰奶头睡着了,这时候别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虽然很多宝宝喜欢这样,因为有安全感。但含着奶头睡觉容易增加宝宝窒息的机率,还对牙床有压迫,容易影响以后的牙齿发育。含着奶头的宝宝一觉醒来就会习惯性地继续吸允奶汁,这时候宝宝虽然醒过来了,肠胃还没有“醒”,立刻进食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
【二】宝宝睡眠不好怎么调理-育儿知识
新生宝宝一天的大半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是如果宝宝的睡眠不好,困扰的是整个家庭,更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宝宝睡眠不好如何调理呢?
1、适应宝宝的生理时钟。
宝宝在出生3个月之前一直都是在睡觉,这时爸妈绝对不能可以改变睡眠时间,应该根据宝宝的生理时钟按时喂奶按时睡觉。这才是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的基本方法。
2、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
出生3个月后,宝宝的生理时钟逐渐有规律,但是在这个时期也很难培养独自睡觉的习惯。另外,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因此哺乳后最好陪宝宝玩耍。
3、有规律地喂奶或睡觉。
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天睡14小时左右,其中有12小时在夜间睡觉。这时,夜间睡醒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且白天能睡两、三次午觉。在这个时期,妈妈就应该有规律地喂奶或者哄宝宝睡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按时睡觉,而且夜间睡醒之前要充分地喂奶。
4、让宝宝感受白天。
建议妈妈在白天的时候尽量保持家居明亮,例如把窗帘拉开,让阳光透入屋内,好让宝宝领略一下白天的感觉。
5、营造宁静感觉。
人体在昏暗的环境下大量分泌出促进睡眠、有助于成长的激素,因此到了晚上时间,妈妈不妨在宝宝的房间里只亮着小灯,尽量保持家中昏暗宁静舒服的感觉。在漆黑的环境下,能分泌出最多的睡眠激素。同时也能让宝宝渐渐产生对夜晚的认知。慢慢养成在日间活动,晚上休息的习惯,然后逐步将宝宝的生理时钟调教至正常状态。
6、保持适当温度。
保持适当的温度,对于宝宝是否能安稳入眠十分重要。当宝宝穿上衣服睡觉后,妈妈要留意一下宝宝的体温,只要身体不感觉太热或太冷便可。妈妈可以用手抚摸一下宝宝的身体,如果宝宝没有出汗,身体温暖而不冷就是代表温度适合。
7、白天陪玩。
爸妈不妨在白天的时候给宝宝播放一下轻快悦耳的音乐,或者播一些广播等声音。同时,妈妈也可以用白天时间多跟宝宝说说话,又或者多陪宝宝玩耍。这样除了可以消耗宝宝的精力,到晚间时睡得特别香甜外,同样也可以让宝宝感受白天。
【三】新生儿睡眠黑白颠倒有什么危害-育儿知识
对于刚刚当上父母的年轻人来说,宝宝睡觉黑白颠倒一定让爸爸妈妈们很是疑惑。为什么宝宝会出现睡觉黑白颠倒的情况?这种现象对宝宝来说有什么样的危害吗?如果宝宝作息不规律,产生黑白颠倒的情况,需要采取怎样措施呢?
新生儿黑白颠倒的原因
宝宝睡觉白天和晚上倒过来,是由于父母们没有遵照合适的方法来照料宝宝。用浅显明了的话语来说,就是父母自己将宝宝给“惯”坏了。因为宝宝在白天的时候睡得时间太久,所以到了晚上的依然精神很足,就不太容易产生睡意,更别说入睡了。在这个时候,宝宝就需要有人陪着,如果没有的话,他们就会发出哭声,不停地闹腾。
新生儿黑白颠倒的危害
1.影响作息规律
宝宝每天白天的时候睡觉,晚上的时候玩耍,不符合正常的作息规律,不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2.影响身体发育
因为生长素一般于每天夜里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分泌,所以如果宝宝这段时间没有睡觉的话,容易导致生长素的分泌量不够,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3.精神状态差
晚上的睡眠和宝宝精神状态很有关系,如果晚上宝宝睡眠不足,白天会容易走神和精神不振。
4.爱哭闹易上火
在宝宝还没能用语言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一般会用哭闹来表达自身的需求,与家长交流。如果宝宝经常性地哭闹的话,容易养成不好的脾气,而且哭多了也容易上火。
5.影响家人作息
因为宝宝在晚上总是吵闹,家长们需要不断起来照看宝宝,严重影响家长的正常作息。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