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护理 > 育儿知识

新生儿睡觉会出现的几种状况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47

新生儿睡觉会有很多种状况出现,新手妈妈经验不足,不要过于担心或者着急,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睡觉会出现的几种状况。

新生儿睡觉发出声音

新生儿睡觉发出声音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不影响生活,而且其它方面表现都没有异常,那爸妈就不用过于担心。宝宝睡觉发出声音的原因有多种,最常见是由于宝宝的中枢神经、呼吸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成,偶尔会突然抽动一下,睡觉时会哼哼几声等,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次,是属于正常现象,宝宝大一点后,就不会有声音了。

但有些情况也需要妈妈加以识别,例如宝宝着凉了,流鼻涕,那就有可能是鼻涕倒流到喉咙造成的现象。或者宝宝上火了,喉咙发炎了,也会导致宝宝睡觉发出声音,这时就要注意及时就医了。

新生儿睡觉打嗝

新生儿睡觉打嗝多数是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所以爸妈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另外爸妈也可以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这样可以改善宝宝睡觉打嗝的症状。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爸妈不用太紧张。

新生儿抽搐是大脑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表现,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四肢活动主要靠皮层下中枢来控制,因而会出现四肢不自主、无目的的抖动。随着大脑皮层发育的逐步成熟,孩子四肢活动的控制权”也逐步由皮层下中枢转移到大脑皮层,四肢的这种不自主抖动亦逐渐消失。

发现孩子睡觉抽搐时,爸妈只要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抱在怀中,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不过如果宝宝睡觉抽搐过于频繁,这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或者脑损伤引起的,爸妈需要引起注意,及时给宝宝补钙或去医院检查治疗。

延伸阅读

【一】及时打开新生儿的小拳头-新生儿护理

许多新手妈妈也许并不在意,宝宝生下来他们都会紧紧握住自己的小拳头,但是儿科医生却提醒大家:要及时打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

为什么要及时打开宝宝的小拳头?

1、手的动作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诱导婴儿心理发展起了前提的作用。

2、手指分开后,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使婴儿能够主动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育。

3、通过手部动作,婴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帮助婴儿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打开小拳头,妈妈该怎么做?

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舒展

生活中,时常打开宝宝紧握的双拳,会让他有舒展手指的轻松感觉;

洗澡的时候别忘洗宝宝的小手。把手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里,在小手心里轻轻地来回转动,边清洗边按摩;

喂奶的时候把宝宝搂在怀里,把手指伸进他的手心里,大手握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缓缓地摇一摇;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让小手掌触摸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脸;不停地和宝宝说说话。吸吮妈妈的乳汁、感觉妈妈肌肤的温暖,宝宝满足又舒服。

2、给宝宝的手指做按摩

*宝宝吃饱喝足、心情愉快的时候,可给宝宝的小手做按摩,肌肤温柔的触感能刺激宝宝触觉神经,使宝宝身心放松,小拳头很容易就松开了。

*拿起宝宝的手掌,轻轻掰开拇指,再将手指一起打开,闭拢,再打开,边做边说话、唱歌。握住宝宝的手指,轻轻地一根一根打开,再一根一根合拢,轻柔地抚摸。

*鼓励宝宝频频“出拳”,练习手眼协调,触碰、抓拿东西。

3、把玩具放入宝宝的手掌

让宝宝握住玩具,妈妈拿住宝宝的小手,一起摇摇,听听玩具会发出什么声音。在游戏中宝宝慢慢学习控制、使用自己的手。

注意:正确握姿——姆指和4手指要相对而握。

tip1:选择适合的玩具。适合宝宝手掌大小、会发声、材质柔软的玩具。

tip2:宝宝玩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大人陪伴。

【二】新生儿喂养与护理ppt-育儿知识

正确的清洗方法 “从前向后”: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尿道口、阴道口与肛门同处于一个。 这件事应该是宝宝的胃说了算。宝宝吃到不吃就可以了,不需要控制。宝宝的体重增长每。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喂养与护理ppt 婴儿湿疹喂养方面的护理”吧。

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喂养婴儿还应避免过高营养,以免诱发湿疹。 2、婴儿湿疹衣物方面的护理 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

1.耐心喂养 由于瘦小的婴儿生后即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各方面能 力较正常婴儿差,表现为。 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 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

1个月婴儿喂养知识与护理方法?由原先一天大部分时间在睡眠的新生儿,到了这一时期睁开眼睛的时间长了,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了。新生儿时期一些特有的反射行为在逐渐消失,代。

婴儿母乳喂养拉肚子怎样护理好啊?宝宝这几天明显拉肚子,该怎。

各方面的抵抗力比较弱,需要精心的护理。比如洗澡的温度要控制、最好是母乳喂养、定期给孩子用适量的中*消除胎毒等。 早期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即按婴儿的需要哺乳。

你好母乳喂养只需要按需喂养就可以了,孩子哭闹之后,首先给孩子喂奶,然后换尿布之后再哄她。

1个月婴儿喂养知识与护理方法?由原先一天大部分时间在睡眠的新生儿,到了这一时期睁开眼睛的时间长了,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了。新生儿时期一些特有的反射行为在逐渐消失,代。

您好,宝宝热退疹出,考虑为,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 意见建议: 1、让宝宝多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

巨大儿宝宝如何护理

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精心喂养,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防止感染。

帮助宝宝抵抗常见疾病的侵袭。母乳是任何代乳品都无法取代的,然而对一些母乳不足的妈妈们,由于先天奶水不足,不得不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宝宝,此时,务必要选择适合宝。

如果开空调请注意隔几个小时需要通风一次。 (2)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给宝宝擦拭身体,注意把腋下的汗擦干净,这样宝宝也会感觉舒服一些。 (3)温水洗澡 如果宝宝精神好的话,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新生儿喂养与护理ppt 婴儿湿疹喂养方面的护理”相关内容,与动物蛋白质相互补充,能对婴儿生长发育起到很好的作用。葱头能健胃杀菌,提高婴儿对疾病的防疫能力。要把鸡肉、葱头剁成细泥,搅至有粘性,再与豆腐同蒸。主料豆腐20克。

【三】您了解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吗-婴儿常见病

您了解过溶血性黄疸吗?小编来告诉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这种情况被称为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1)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2)皮肤无瘙痒。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6)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

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④血清铁含量增加;

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

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原因

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2)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发病机制:

红细胞大量破坏时,生成过量的间接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间接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光疗:患儿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如核黄疸已经发生则可使其恢复快一些。经这种光线照射后,胆红素被光氧化变成无色物质,从尿和胆汁排出体外。这种治疗简便易行,有一定疗效。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将40w蓝色荧光管7支作为光源。将患儿置于保温箱中,除去衣服及尿布,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双目。将光源置于离体表33~35cm处,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光照时间大多为24~48小时,最长可达96小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液体补给(以防脱水)和护肝治疗。经这种治疗,皮肤黄疸消退和血清胆红素下降均较快。

2、输血: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