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护理 > 新生儿护理

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51

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天气转凉,对于体质虚弱的产妇来说是很容易感冒,很多母乳喂养的妈妈就会担心会把病毒传给宝宝,那么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其实感冒病毒是不会通过母乳传给宝宝的,只要多注意,就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但是想要继续母乳喂养的妈妈们一定不要乱吃*,最好是先咨询医生。

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

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

其实,哺乳期感冒是可以继续喂奶的。哺乳期间的妈妈感冒最常见的就是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了。一般来说,感冒病毒是不会通过哺乳的途径传播的,而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妈妈感冒的时候,早已把宝宝居住的环境给污染了。而母乳会自行产生抗体,有利于宝宝对抗疾病。可要是哺乳期的妈妈有发烧的症状,那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两天。所以,哺乳期的妈妈感冒了也不用太担心了,放宽心给宝宝喂母乳吧。

哺乳期感冒喂奶注意事项

1、喂奶前要先洗手:平时给宝宝喂奶前都要先洗手的,感冒的时候就更加要注意了,因为哺乳期的妈妈可以会打喷嚏或者擤鼻涕,这是会使得双手带上一些感冒病毒或其他细菌,需要彻底清洗干净,不然很容易带到宝宝的肚子里去。

2、不对着宝宝咳嗽等:千万不要对着宝宝咳嗽或者打喷嚏,病毒和细菌会传染给宝宝,造成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以戴上口罩给宝宝喂养。

3、多喝白开水有助于感冒的尽快康复。

4、哺乳期多喝鸡汤可以预防感冒,汤中可以适当加一点胡椒、生姜等,对治疗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让阳光照进杀菌消毒。

哺乳期感冒能喂奶吗

哺乳期怎么预防感冒

1、生活作息要规律正常:这个听起来比较难,因为宝宝日夜不分的,经常晚上都要起来几次给宝宝喂奶,所以妈妈们的生活很难规律正常。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好,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休息,长期过于劳累很容易引发其他的疾病呢。

2、均衡营养:哺乳期的妈妈因为刚分娩完,因此身体很虚弱,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呢,又要给宝宝喂养母乳了,所以需要补充各方面的营养。在营养补充方面,必要要均衡,这样才能保证母乳的高质量。

3、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妈妈的免疫力,让妈妈们更有活力。

哺乳期怎么预防感冒

温馨提示:感冒期间最好有家人可以帮助照看bb,自己多休息,只要在哺乳的时候不耽误就能更快地康复。由于接触孩子太近,可戴口罩的情况下喂奶。

延伸阅读

【一】母乳喂养注意什么-育儿知识

我们知道,母乳是新生儿的最健康食物,是任何食物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全球都在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母乳喂养婴儿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这对于一个没经验的新妈妈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也许有些妈妈不以为然,但当你经历这个情况时就会发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下的就来一一介绍。

从女性生理变化中来看,女性经过孕育和分娩过程,其乳房也经历了乳汁自然生成和排放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女人完整和成熟的必由之路。所以说,当宝宝来到人间,妈妈首先带给宝宝的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的母乳喂养。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一般无需给宝宝添加别的食物。如此既营养安全,又省钱省力,是一件很是划算的事情。

但是,母乳喂养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因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对宝宝营养的影响极大,因此,母乳喂养也有诸多讲究:

1、因刚刚出生的宝宝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婴儿刚开始吃奶时会出现吐奶现象。喂养不当的话,也会导致宝宝吐奶,此时切不能掉以轻心。每次喂奶结束后,妈妈应该抱起宝宝,让宝宝的头靠在自己肩上,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约5分钟,让孩子打出几个嗝,这是在排放吃奶时吞入的空气。听完响嗝,你就知道宝宝已将奶汁“落胃”为安,这就可以把宝宝放到床上去了。

2、因为刚出生0~3个月的宝宝很是柔弱,而在吃奶时需要很用力,所以容易疲劳,常会在哺乳时就睡着了。此时应该轻轻把宝宝弄醒,继续哺乳,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同时,母亲也不能在哺乳时睡觉,以免发生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呼吸困难或缺氧而窒息的危险,这点妈妈一定要注意。

【二】母乳性黄疸相关知识-婴儿常见病

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有可能会引起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的一种,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此间哺乳、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黄或淡白。病因尚不清楚,有专家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乳婴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类型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一般在出生后的两三天内出现,并在一个星期内达到“顶峰”,半个月后基本可以消退,也即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的时间及达到的峰值都较相似。迟发型常在出生后一个星期甚至是半个月后才出现,甚至常接着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有的是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而且,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长达2~3个月。 “但无论是早发型或是迟发型的母乳性黄疸,一旦暂停母乳喂养3~5天后,查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可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临床上常用这种排除法来做辅助性的判断。”玛丽医生指出,由于继续母乳喂养可使黄疸重新出现甚至加重,因此不少焦虑的家长也会担心孩子是否有肝炎或溶血问题。这时就应该查查肝和脾以进一步确诊。一般来说,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身体其他情况都良好,能吃能睡而且体重增加也很正常,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肝和脾都没增大迹象,查血象也没贫血症状。而患肝炎的小儿除黄疸外还伴有厌食、呕吐及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等,患溶血病的小儿病情一般较重,除了黄疸外还有贫血、肝脾大等症状。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早期预防母乳性黄疸,一是对生后3-4天的新生儿要增加哺喂次数,但每次量不宜过多。吸吮刺激肠蠕动,减少胆红素重吸收。如果母乳量不足则应适当给予补充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使婴儿免于饥饿状态,防止胆汁瘀积。二是可以早期对新生儿预防性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诱导剂,可以减少新生儿的胆红素重吸收,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防止高胆红素血症。三是对已有母乳性黄疸发生的患儿,可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1.5克,与10%葡萄糖溶液匀和喂服,每8小时一次,可促进黄疸较早消退,保证婴幼儿健康发育。

【三】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及其相关症状-婴儿常见病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已经在逐年提升了,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那么,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母乳性黄疸的症状是什么?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黄疸患儿妈妈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妈妈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症状

1、黄疸不消退。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5、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6、肝、脾不大。

7、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8、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小编还要说的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是会逐渐消退的,而且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所以父母没有必要太过担心,但是,针对症状比较严重的宝宝,是必须要暂停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的。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