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37
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不难发现,宝宝5个月左右通常都会开始长牙,这时候宝宝的牙床会肿胀,为了减轻疼痛,宝宝喝奶的时候会时不时地咬妈咪的乳头。宝宝长牙了咬乳头怎么办?
宝宝几个月长牙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宝宝长牙了咬乳头怎么办
宝宝长牙的确会导致牙床肿胀,为了舒缓这种肿胀而带来的疼痛,宝宝有可能喜欢咬东西了,比如妈咪的乳头。不过妈咪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母乳喂养,说到底母乳是最好的营养品,最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而宝宝咬乳头这种行为,其实是还有一些方法来改变的。妈咪可以试试这么做,或许会有效果呢:
1、注意宝宝的吮吸动作。
喂奶时尽量保持警觉,在宝宝吃得半饱时,不妨留意一下宝宝的吸吮动作是否改变。通常宝宝在吮吮乳房时,会张大嘴来含住整个乳晕,若宝宝稍微将嘴巴松开,往乳头方向滑动,就要留意了,要改变宝宝的姿势,避免乳头被咬。
2、帮助舒缓牙床疼痛。
如果宝宝是因为牙床痛想咬东西而咬乳头的话,可以给他买原料无毒的固齿器,来缓解牙龈肿胀的感觉。冰凉的固齿器、小萝卜、冷冻过后的苹果切片或小手帕,也能帮助舒缓宝宝的不适。
3、喂奶的环境要安静。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变得容易受外界吸引,因此,在喂奶的时候,最好找个安静、较少受影响的角落来喂奶。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环境的吸引,突然转头而拉扯到乳头,否则妈妈的乳头会很容易受伤的。
4、温柔细心教导。
在被咬之后,可以先暂停喂奶,给宝宝固齿器,并且用严肃的口气告诉他:“这个才可以咬,妈妈的乳头不可以咬。”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是有些话他是可以理解的。如此重复几次,宝宝就不再咬乳头了。
5、堵鼻子。
如果宝宝要咬乳头了,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向乳房靠近,轻轻地堵住他的鼻子。这样,宝宝就会本能地张开嘴来呼吸。如此几次后,宝宝就会明白咬乳头会导致自己不舒服,也就不再咬了。
【一】宝宝长牙的9大前兆-婴儿保健
宝宝到了4个月左右就开始长小乳牙,在长牙之前如果妈妈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宝宝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比如流口水、想要啃东西等等。这些都是宝宝长小乳牙前的表现症状。那么,宝宝长牙的前兆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宝宝长牙的9大前兆。
宝宝长牙的前兆
宝宝长牙前会有一定的前兆,在长牙的期间你会发现宝宝有一些异常的表现症状。但这些表现症状也是因人而异的。那么,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宝宝长牙的9大前兆。
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宝宝乳牙未掉又长牙怎么办
孩子们在换牙期时如果新的牙齿已经长了出来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情况发生时,家长们应尽早的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拔除,以免影响孩子的新牙在正常的牙床位置上长出。但是如果已经超过了换牙的年龄而乳牙还没有掉落,新牙也没有长出来的孩子,则不要轻易拔掉,以免是新牙缺失长不出来,应尽量保持乳牙。
2儿童在换牙期的时候家长们要及时的观察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孩子的牙齿如果出现了新牙长出而乳牙还没有掉落的情况时,就可以观察一下,看看孩子的乳牙是否已经能松动,如果牙齿已经出来一块了,就要把乳牙拔掉,否则影响新牙的生长,还会造成牙齿咬合不齐。家长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随这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以便于保持对乳牙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从而促使乳牙按时的脱落。当孩子到了10岁左右,嘴里的牙齿也已经全部的长出,父母们就可以给他们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恒牙。
【二】宝宝生病发烧痛在父母心-婴儿保健
宝宝发烧了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防御表现。不过,虽然有些研究者指出体温升高时,身体抵抗感染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另一方面,如果宝宝的体温过高,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不愿意吃东西、喝水或睡觉,这样身体更不容易复原。
引起宝宝发烧了的原因
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一种防御表现,如果宝宝发烧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症状,那就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可能是流感、感冒、耳部感染、幼儿急疹、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而引起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宝宝发烧了的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6、呼吸时伴有杂音。
7、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8、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9、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0、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1、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以上均是宝宝发烧的一些症状,或许还会有其他特别症状。但需要提醒的是,各位父母一旦发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后,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宝宝发烧怎么办呢?相信许多父母面对宝宝发烧都会很忧心,加上初为父母,面对宝宝发烧真是束手无策。别担心,妈网百科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快来看看吧!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三】冷锻炼--为宝宝增强体质-婴儿保健
秋冬季节是感冒的多发期,很多两三岁的宝宝在这段时期内反复的感冒,忽冷忽热的温度固然是导致着凉的原因,但也说明了宝宝的抵抗力低下。其实,增强抵抗力并不难,除了在生活中注意饮食结构、睡眠规律,还有一种相当有效的锻炼方式,那就是----冷锻炼。
适用于1之内宝宝的冷锻炼方式有以下3种:
1、冷空气浴
少穿衣服或不穿,去室外接受冷空气的刺激。气温与体温的差别愈大,刺激作用愈强,对身体影响愈明显。
次数:每日1次。每次3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到10-20分钟。
注意:
(1)不得在饭前空腹或饭后饱涨时进行,早饭后半小时是恰当的锻炼时间。
(2)室外温度不能过低,18℃-20℃为宜。
(3)有着凉迹象,须立刻停止。
2、冷水擦身
用冷水洗手、洗脸,以后可用冷水擦上肢和颈部,逐渐达到冷水擦身。
注意:
(1)顺序应从手部至臀部,或是从脚至腿部,然后擦胸腹部,最后擦背部。
(2)水温从33℃-35℃递减,可每天低1℃,最低水温可降到16℃-18℃。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