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护理 > 育儿知识

怎么与孩子沟通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1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都会遇到各种情况,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怎么与孩子沟通?其实与孩子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这样不仅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同时与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近。那么怎样正确与孩子沟通呢?

怎么与孩子沟通

怎么与孩子沟通

1、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

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衣食住行玩等各方面的信息,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东西,当然,有的孩子比较小,还不能确定,那作为家长的就更要去关注孩子了,慢慢地留意了。

很多事情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看待,那么你就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永远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学会换到孩子的立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受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才能真正与孩子有效地沟通,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因此觉得安全、温暖。

2、放下说教的身段,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讲话

很多家长都抱着他是我孩子,我就应该管他,但这里的“管”很多都是家长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弄清楚导致孩子这样的原因,一味的指责孩子,只会让孩子关闭自己的心门,久而久之就会无法可说。

如果你想更亲近孩子,最好试着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讲话,当你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的时候,你会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这同样有助于你理解孩子的世界。这样对于孩子来讲,也会感觉到更舒服。

3、尽量不要使用命令口气

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没有是非的标准。当与孩子沟通时,最好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他讲话,许多孩子都不喜欢别人这样对他讲,甚至内心会有抵触,由于孩子尚小,他们一般都不会讲出来,但是如果累积地太多了,就会给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留下阴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还会增加两代人的距离。

怎么与孩子沟通

4、借用游戏巧妙与孩子沟通

对于不爱讲话的孩子,可以通过玩游戏或者是同他一起玩玩具的方式来打开与其沟通的通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独自一个人玩弄着地上的玩具时,你不妨加入他,和他一起玩,和他一起构建不一样的世界和语言,那么从中你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另外,通过孩子对待玩具的态度,以及孩子赋予玩具不同的含义时,你也可以从中得知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状态。

5、学会使用语言技巧

小孩子是很天真的,他们开心,生气来得快也去得快。作为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善于使用语言技巧,不要生硬。要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记得说一下“请”,如“请帮我扫地,可以吗?”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尊重感,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当然,不要随便去打你的小孩。至于打小孩子有什么坏处了,作为家长的心里面清楚。就算真要打,也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6、引导孩子表达

通常孩子如果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时,会情不自禁地告诉周围的人,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高兴的事,对于比较安静的孩子,就不一定会主动说出来。如果你知道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而不高兴,或者是因为什么事情正在难过或生气,但是他却不敢仔细地表达出来。那么你也可以尝试讲讲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同时讲讲自己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再进一步慢慢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表达感受和情绪。

7、试着与孩子分享

孩子有情绪时,要先帮他消除不良情绪,再解决问题。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回忆当时的情况,此时家长的话不是越多越好,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家长要用90%的时间让孩子说事情的经过,了解他的心理感受,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发泄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坚持对与错,而要了解孩子的真正动机,不要轻易下结论。

怎么与孩子沟通

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是非善恶都是需要家长去教他分辨的,放下你家长的身段与他做朋友,与他一起分享,当他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你的关心就会与你关系越来越亲近。忙碌的家长也不要忘了关注孩子的小情绪哦。

延伸阅读

【一】女孩几岁开始发育警惕孩子性早熟的症状-育儿知识

女孩几岁开始发育?孩子的发育期是向成熟过度的重要阶段,了解孩子的发育年龄进行相应的教育,可以让宝宝健康成长哦,所以关于女孩几岁开始发育的话题,家长是要重视的哦,而且也要警惕性早熟的症状,避免性早熟带给孩子的危害。

女孩几岁开始发育

女孩几岁开始发育

正常女孩一般在9~11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最早征兆是卵巢的增大(不做b超难以及时发现,因而常常以乳房出现发育为标志),之后是雌性激素的增加,出现第二性征和生长加速。

女孩整个青春期时间平均约为4.7年,身高增长共约20~25cm,其中青春期中期约1年余,此期也为快速生长期,年生长速率接近10cm。初潮出现后,生长速率锐减,继续生长共约4~8cm。女孩初潮两年以上,如果不采取医疗干预,一般再无长高可能。部分女孩没有明显的快速生长期,只要骨龄增长正常,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女孩几岁开始发育

孩子性早熟的症状

目前,临床规定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乳晕颜色加深,长出阴毛、腋毛等第二性征,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10岁以前出现外生殖器发育,长出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增大等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可诊断为儿童性早熟。

有些家长可能会这样理解:儿童性早熟是不是就只是孩子发育时间变早了,并没有其他的影响。熊友华主任强调,家长的这种想法是有效错误的,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如果孩子出现发育异常,应尽早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否则性早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

1、影响孩子身高发育,骨骼早熟、骨骺线提前闭合,然后成年身高比同龄人矮。

2、患儿由于自身体型和同龄人不同而产生的自卑、恐惧、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3、诱发性心理的早熟,提早出现性冲动,容易出现早恋、过早性行为。

4、男孩过早手淫,成年后易患少精症,甚至不育;女孩子宫、卵巢发育不良,易患多囊卵巢,不易受孕。

5、隐藏肿瘤危害,很多患儿性早熟是因为肿瘤压迫脑垂体造成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孩子性早熟的症状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开始发育的迹象,应及时判断是否属于正常的发育情况,提前预防儿童性早熟等疾病的出现。

【二】父母给孩子最初的语言训练-早教儿歌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人们要利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往。语言的发展是宝宝智力发展的基础,语言发展得越早,智力也越高。因此,重视宝宝的语言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早期教育的研究证明:胎儿在胎教时就能听懂妈妈的语言。日本的实子·斯瑟蒂克对自己的4个女儿 实行了“子宫对话”,她们出生后2周就会说单词,第3个月就会对话。父母应把对宝宝的语言训练渗透到教养的各个细节中。具体方法如下:

1、在胎儿未出生时实行“子宫对话”,即斯瑟蒂克式胎教法。因为胎儿能听出父母的声音。如果孕妇把注意力集中在胎儿身上,妈妈说的话,想教宝宝的东西一定会被他(她)接受。

2、出生至3个月,在宝宝起床和哺乳时,不停地对他说话。在宝宝睡醒或估计该起床时,一边将宝宝抱起,一边对他说:“小宝宝,你睡得好吗?”“噢,睁开眼睛了,蹬蹬腿,长一长。”必须注意,过去旧的传统观念认为,初生婴儿睡眠时间应为18~20小时,最近美国学者研究,婴儿睡眠13小时就够了。让他多清醒,多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可促进大脑发育。每次哺乳时,可先亲亲宝宝,抚摸一下脸蛋和手,并说:“小乖乖,吃奶啦!”“好,吃得真好!”“好吃吗?甜不甜?香不香?”

总之,爸爸妈妈在和宝宝玩耍时以及帮助宝宝穿衣、大小便等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给孩子以丰富的语言刺激。

3、3~9个月。3个月后,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抱抱宝宝,教他认识家中几种特征较明显的东西,如电灯、电视机、门、窗等。一边说,一边看,一边摸。6个月后可到室外活动。告诉宝宝“汽车在某某地方?”“这是苹果。”让孩子用眼睛去寻找。8~9个月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模仿发音能力,爸爸妈妈应增加与宝宝的对话机会,多教宝宝发音,让宝宝面对妈妈,看妈妈发音的口型,听妈妈的声音,训练宝宝模仿语言的能力。

4、10~12个月。这个时期是宝宝说话的萌芽阶段,可多教宝宝双音节的词汇,如“再见”、“欢迎”、“阿姨”、“吃饭”等。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儿语。

5、说儿歌,讲故事。说儿歌讲故事是训练语言的良好途径。婴儿期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孩子的听力、模仿发音的能力已发展起来,6个月之前,爸爸妈妈给宝宝说儿歌讲故事主要是发展宝宝的听力,6个月以后则是为了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一般在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候,选一些语句较短或韵律较强的儿歌,如“大苹果”、“小白兔”说给孩子听,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孩子的语音会在不知不觉的愉快情绪中得到较快发展。说儿歌时注意速度应比平时说话稍慢一些,讲故事的语言要亲切儿童化,故事中出现小猫时,父母要给孩子学猫叫,有小狗时学小狗叫,尽管孩子听不懂故事的内容,但宝宝会在父母给他们讲故事的语言中受到熏陶,从而更好地完成婴儿期的最初语言训练。

【三】孩子交往中损坏东西怎么办-早教儿歌

在孩子之间的交往中,经常会出损坏东西的现象。不管是谁损坏了谁的东西, 归根结底是孩子损坏东西的问题,所以,我们先从孩子损坏东西谈起。孩子损坏东西的原因主要有:

1、有的孩子不会使用和保护东西。

2、孩子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造成无意损坏。

3、孩子不懂的珍惜,不知节约。

4、孩子做事不够耐心细致。

5、孩子的好奇心理,驱使其把东西拆开看一看。

知道原因后,家长可以“对症下*”。

1、教给孩子使用物品的方法。使其知道东西如何使用;知道哪些东西是容易损坏的;应该在使用中注意什么。如轻拿轻放,不能摔,不要靠近等等。特别容易损 坏的,可以尽量少让孩子使用。

2、通过手指游戏、影子游戏、扣扣子等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并提供大小、轻重适合孩子使用的物品。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物品,培养节约的习惯。

(1)让孩子懂得损坏的东西难以复原的道理。如:图书撕坏了就不能变新;杯子打碎了就不能再使用。

(2)不要给孩子太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控制孩子使用物品的数量。

(3)孩子损坏东西后,家长不要立刻补足,要让孩子明白缺少这一东西是很糟糕的事,接受“后果”教育。

(4)损坏东西后,由孩子承担部分责任,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弥补过失。

(5)通过文学作品对孩子施以影响,让孩子从大的方面知道,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地方不富裕,还有许多孩子不能上幼儿园;从小的方面知道,懂得节约的孩子是好孩子。

4、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习惯。可以经常让孩子做些细致的事,如粘贴图书、学 钉扣子、洗手帕等。

5、如果是因好奇而损坏物品的,家长也许会从下面这个故事里得到启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我的儿子把我珍贵的金表拆了,让我痛打了一顿”。 陶行知说:“也许你打落了‘中国爱迪生’”。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

(1)在不损坏物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孩子的探索行为。

(2)如果东西不能拆的话,家长可以用其他方法,如参观、讲解等方法,让孩子明白问题的答案,满足孩子的探索心理。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