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护理 > 育儿知识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时间:2020-11-26 00:00:00 浏览:70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主要分为5期:

第1期尿检没有异常。只是肾脏体积增大。

第2期尿蛋白出现。

第3期尿蛋白逐渐增大。

第4期肾功能逐渐恶化化。

第5期糖尿病肾病末期肾功能衰竭,尿蛋白的排泄减少。

举措建议

糖尿病早发现是可以治疗的。一旦后期不好控制,导致肾衰竭,一定要注意饮食最好到糖尿病专科医院去治疗。

注意事项

要注意不要吃得过于油腻,要低盐,低糖,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多吃一些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吃零食甜点。平时多出去锻炼身体。

延伸阅读

【一】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育儿知识

在怀孕期间,女性患糖尿病是很常见的事情,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是,需要孕妇空腹进行三次抽血化验,如果检查结果血糖大于或者等于7.0,那就可以确定为糖尿病。

举措建议

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对胎儿的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积极的做好治疗措施,平时要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吃甜食,多吃一些降血糖的食物。

注意事项

平时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当的运动,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定期去医院做好产检。

【二】小儿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新生儿护理

很多人对于小儿糖尿病不是很了解,现在小儿糖尿病已成为孩子发病率高的疾病,要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的,任何孩子可能患的疾病家长都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哦,比如发病的原因,症状,预防措施等,这样才能避免给宝宝身体造成伤害。

新生儿怎么会有糖尿病

小儿怎么会有糖尿病

1、一般认为,遗传是小儿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统计,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者,子代发病率可达30%~50%。此外,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2、病理生理。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造成葡萄糖利用减少,同时一些反调节激素如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增加、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最终导致血糖升高、血渗透压增高。

当血糖浓度超过肾阈值10mmol/l(180mg/dl)时,导致渗透性利尿,临床出现多尿、多饮症状,糖尿产生,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失衡和脱水。另外,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过多,最终酮体产生,形成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3、环境因素。多年来不断有报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病毒的感染有关,如风疹病毒、肋腺炎病毒、可萨奇病毒、脑心肌病毒等感染后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报告。

总之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环境中化学毒物、营养中的某些成分等都可能对带有易感性基因者产生b细胞毒性作用,激发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环境因素极复杂在各地区各民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严重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和感染及应激能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差异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严重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和感染及应激能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代谢发生明显恶化,应激可产生胰岛素低抗和升高血糖,使某些有易感性的人发生酮症酸中毒。

新生儿怎么会有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的预防

1、新生儿早期不吃牛奶

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喂食牛奶者,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暗白刺激儿童产生牛血清抗体有关。所以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最好是母乳喂养。

2、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孩子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3、多吃“杂”粮

最好保证每餐吃一种水果或蔬菜,并且每天变换花样,或用不同的方法烹饪。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

4、少吃零食

预防儿童肥胖和糖尿病,要学会正确吃零食。预先准备少量或小包装零食,避免宝宝无意识吃过了投。每天食用零食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且数量不宜过多。

新生儿糖尿病的预防

温馨提示:小儿糖尿病会并发很多其他疾病,治疗难度也会加大,所以父母们最好多留意孩子的异常现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育儿知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有糖尿病的症状,合并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第二条是有糖尿病的症状,餐后两小时,就是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第三点,就是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

原因分析

第一次检测血糖指标高于以上数值,可以再找一天另外复查。如果是测得的血糖,血糖值高于正常,但是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称之为空腹糖调节受损,或者是糖耐量异常。

举措建议

患者如果想确诊糖尿病,建议请就诊医院明确诊断。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