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94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如果宝宝用力咳嗽、哭闹就可能会出现肚脐出血的情况,面对宝宝衣服上的血迹,家长自然是慌了手脚,那么新生儿肚脐出血怎么办呢?应该怎么处理?其实只要做好日常护理是可以避免新生儿肚脐出血的。
新生儿肚脐出血怎么办
1、首先要做好消毒。日常可用95%的酒精帮助宝宝肚脐带的干燥,同时还可减少细菌感染的问题。一般说来宝宝在出生后两个星期之内,脐带就会很干净的脱落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反应的,而如果出血的话,家长可用75%的乙醇擦去血迹,然后用专业的消毒纱布包扎一下,正常情况下几天就可以好了。这期间宝妈要注意观察其伤口是否有愈合,要注意保持整个肚脐的干燥,如果没有愈合而是出现了一些化脓或者其它的不适感的话,建议请儿科医生进行检查一下。
2、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肚周围的分泌物是不是会过多,要特别注意其干净。每次给宝宝洗完澡之后都要记得及时的把肚脐部位的水分擦干净,在这里提醒一下一定不要直接在宝宝的肚脐周围撒上爽身粉。每次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要注意检查下宝宝的肚脐部位是否是干燥的,如果不干燥的话建议用95%的酒精进行擦试,这样有助于肚脐快速脱落。
3、很多宝宝在剪断脐带之后会有脐息肉芽不能完全消退,此时建议找医生利用化学物质帮助破坏肉芽,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脐息肉芽会不会发生感染的问题。
4、如果宝宝的脐带不断的有液体渗出,或者有其它的异常都建议直接到医院进行就诊。
5、日常还要注意勤换尿布,记住不要用尿布盖住宝宝的肚脐,在脐带完全好之前一定不要让脐带进水,洗澡的时候可以选择擦淋的方式,如果有配合医生的*物在进行治疗的话,则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换*。
6、如果宝宝在肚脐出血的同时还有发炎,出脓或者其它的表现比如说不爱哭或者都不哭的话,则妈妈们要注意是否已经感染了败血症了,如果是的话宜尽早进行治疗了。
新生儿肚脐怎么护理
1、注意防水
在脐带的护理过程中,爸妈要特别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湿。如果发现宝宝脐带布湿了,应该立即更换,不要用脏手、脏布去摸、擦肚脐。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宝宝的脐带湿了的话,应该先用棉棒擦干,再进行护理。脐带脱落前不要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2、注意观察
脐带进行结扎后24小时之内,爸妈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血。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液或者渗血。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消毒结扎。
3、注意消毒
(1)每天洗浴后都要用75%酒精消毒,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2)新生宝宝脐带脱落后,根部会有一层痂,痂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者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时候爸妈可以用消毒棉花棒蘸75%酒精擦净。
特殊情况:如果发现脐根有肉芽、脓性分泌物、红肿以及臭味,脐轮红肿,说明已经发生脐炎,应该及早找医生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肚脐出血的护理方法介绍,脐带刚剪断的时候非常容易受感染,所以家长要小心护理宝宝肚脐哦。
【一】一年四季宝宝臀部护理大不同-新生儿护理
宝宝经常用尿不湿会让宝宝的小屁股产生湿疹等,如何来保护宝宝的小屁股,让宝宝娇嫩的皮肤一年四季不受到伤害呢?下面我们为你逐一介绍。
一、春季
春季,许多父母都迫不及待地想让宝宝到室外感受一下春暖花开的大自然,享受春天的阳光,但他们却忽略了风沙、阳光、花粉、细菌等对宝宝皮肤的不利因素。
臀红是新生儿易患疾病。新生儿皮肤薄嫩,每天尿、便次数多,臀部几乎处于潮湿状态,又带着尿布或纸尿裤,很容易腌臀。
春季预防臀红预防的办法:
1、勤换尿布。
2、大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用柔软的棉布沾干,不要擦。
3、选择柔软、棉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
4、禁忌使用塑料布,即使垫在尿布外也不行。
5、有的妈妈在尿布上放卫生纸,以免大便拉在尿布上,这很容易造成臀红。
二、夏季
夏季宝宝容易出现“红屁股”。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渗透性高于成人。由于大小便的原因,宝宝臀部的清洗次数特别多,脂溶性物质和酒精类溶剂容易借机渗透进入皮肤。再加上婴儿臀部处于尿布的包裹之下,环境潮湿而又不透气,且与尿布有较多的摩擦,因而出现“红屁股”现象。
一旦发生新生儿臀红,在治疗的同时要做好臀部的护理,这样才有利于臀红的尽快恢复。
1、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发现尿布湿后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要选用细软、吸水性强的旧棉布或棉织品,如旧被单、棉毛衣裤等制作,这不仅柔软,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而且透气性好,新生儿会感到很舒适。
2、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闭不利湿热散发,极易发生或加重臀红。如为防止尿布浸湿被褥,尿布下面可垫以小棉垫或小布垫。在炎热的夏季,室温较高时可将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儿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3、要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换下来的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净。如尿布上有污物时,需选用碱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后要用清水多洗几遍,要将碱性痕迹完全去掉,否则刺激臀部皮肤。清洗完后要将尿布用开水烫一下,拧干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干,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4、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当皮肤发红,特别是破溃时,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三、秋季
在秋季,宝宝特别容易因为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腹泻。在宝宝得了轮状病毒性腹泻之后,频繁的腹泻容易使臀部溃烂,因此要特别注意臀部的护理。
1、每次排便后,用淋浴或坐浴的方式来冲洗臀部。
2、不要用湿纸巾用力擦拭宝宝的臀部,最好是使用干爽的棉布或纱布来擦。
4、在清洁后,一定要注意涂抹护臀膏。
四、冬季
寒冷的冬季,干燥的大风会把宝宝皮肤的水分吹走,宝宝的皮肤便容易出现干巴巴的状况,尤其是其小屁屁,更容易干裂、出血,甚至引起皮肤病。如何为宝宝小屁屁锁住水分,让宝宝冬季过得滋滋润润?请看以下要点:
1、尿布及时换。
婴儿吸收快,排泄快。小宝宝每天大约要尿10~14次,每次尿湿后,若没有及时更换尿片,就会导致宝宝臀部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不透气,从而形成尿布疹。因此,妈妈要对宝宝的排便情况密切跟踪,及时更换污染的尿布,不宜用尿不湿的三角尿布整天裹住婴儿臀部,因为外面一层不透水也不透气,湿气不散,不利于臀部的皮肤。只宜在偶然外出1~2小时防止污染衣被时用。
2、屁屁及时洗。
妈妈每天要用婴儿专用的柔湿巾给宝宝擦拭小屁股,不仅可以起到清洁的作用,同时还有润肤的功效,有效防止红屁股的出现。冬季房间较冷,清洗臀部要注意保暖。水温在40℃左右,婴儿最好穿上易于打开婴儿臀部的连脚裤,清洗时腿和脚都不致着凉。清洁完后,如果发现臀部皮肤发红或干燥可涂上护肤的油膏,而不要上粉。
【二】宝宝奶瓶怎么选-新生儿护理
婴儿奶瓶是宝宝必备的用品哦,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宝宝都需要用奶瓶的,但是在选择婴儿奶瓶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宝宝的需求,从奶瓶材质、大小、奶嘴大小等方面进行选择哦,总的来说选择婴儿奶瓶也是一门学问。
婴儿奶瓶选购指南
1、安全:安全方面,主要在于材料是不是有毒,会不会危害小宝宝健康。具体一点说就是使用何种材质,是否含有双酚a等等。
2、方便:这个方面要考虑的事情就比较多了,形状要选适合小盆友年龄的,是不是有提手,瓶口是不是足够宽方便冲调奶粉等等。
3、瓶身材质:市面上无论是进口奶瓶还是国产奶瓶,材质都有很多的选择,其中最广泛的就是玻璃、硅胶、塑料(pp奶瓶、ppsu奶瓶、pes奶瓶)等。面对这么多材质的选择,很多爸爸妈妈都感到头大,玻璃奶瓶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易碎,但是相比硅胶、塑料在不断消毒的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玻璃这种材质无疑是最健康最安全的材质,而且宝宝在0-4个月内有父母喂奶,安全系数也相对提高,所以玻璃材质的奶瓶无疑是首选。
4、奶嘴材质:奶嘴的原料可以分为:硅胶奶嘴(颜色透明)、橡胶奶嘴(黄色、硫含量极易超标)。硅胶奶嘴又分为固体硅胶奶嘴和液体硅胶奶嘴。液体硅胶奶嘴比固体硅胶更加透明、柔软,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奶嘴原料。两种材质的比较。硅胶奶嘴更接近母亲的乳头软硬适中,且可促进宝宝唾液分泌,帮助上下颚、脸部肌肉的发育,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5、奶瓶口径: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口径的选择,一种是标准口径另一种是宽口径,很多选择奶瓶的妈妈都会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因为在冲泡奶粉时,需要先注入温水,再往奶瓶里面放奶粉时,因为有水蒸气,标准口径的奶瓶因为口径小,奶粉比较容易撒到外面或粘在边缘,而宽口径的奶瓶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此选择宽口径的奶瓶更加方便。
6、奶嘴孔型:奶嘴从孔型区分有小圆孔、中圆孔、大圆孔、十字孔;初生的宝宝选择小圆孔就可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吸吮能力的加强可以3个左右月换中圆孔以此类推。
7、奶瓶容量:比较常见的奶瓶分为120毫升、160毫升、200毫升、240毫升四种容量。一般说来,0-1个月的宝宝需至少120毫升容量的奶瓶。有些妈 咪出于经济考虑,直接买240毫升的奶瓶使用。但有妈咪反映,如果一开始用大容量的奶瓶,喂奶的时候总是觉得宝宝吃得少,不知不觉就多喂了。
8、奶瓶的外形:
(1)圆形:圆形奶瓶适合给0-3个月的宝宝使用。这一时期,宝宝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妈咪喂,圆形奶瓶内颈平滑,里面的液体流动顺畅,使用方便。母乳喂养的宝宝喝水时最好用小号,储存母乳可用大号的。用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则应用大号奶瓶喂奶,让宝宝一次吃饱。
(2)弧形和环形:4个月以上的宝宝有了强烈地抓握东西的欲望,弧形奶瓶像一只小哑铃,环形奶瓶是一个长圆的“o”字形,它们都便于宝宝的小手握住,以满足他们自己吃奶的愿望。同时,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助于身体发育。
(3)带手柄的奶瓶:1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喝奶了,但又往往抱不稳,这种形状的奶瓶就是专为他们准备的。奶瓶上两个可移动的手柄方便让宝宝的小手握住,配合宝宝坐着或躺着喝奶都行。
温馨提示:在选择奶瓶的时候首先要重视奶瓶的质量及卫生,接着在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瓶,家长在选择奶瓶时要多留心哦。
【三】宝宝吐奶小妙招-新生儿护理
婴儿吐奶是常见的现象之一,一般来说,婴儿吐奶的量比较多,可以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那么,怎么来解决宝宝吐奶的问题呢?小编这就来给有需要的朋友们讲解一下哦。
宝宝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宝宝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宝宝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宝宝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
在宝宝躺着时要把他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他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宝宝吐奶后,如果马上给他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办
1、改变喂养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6、及时就医: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