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16:42:02 浏览:79
端午节时上海人一般吃五黄,五黄就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端午节的粽子咋包最好吃
1、糯米洗净浸泡24小时备用,粽叶浸泡洗净备用,马莲草浸泡洗净备用。
2、蜜枣备用,粽叶去蒂放适量糯米,蜜枣包粽子,包好后用马莲草捆绑,每一个都这样操作,高压锅锅底铺粽叶。
3、然后把粽子摆入锅中,加入水,水要漠过粽子一点,粽子上压一个盘子,盘子上放一块干净的石头,大火开锅,高压锅冒气小火30分钟,关火自然排气,静置2小时即可,香喷喷的粽子就可以享用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50字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因不忍看百姓受苦,国破家亡,屈原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1、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楚国人,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米饭撒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便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2、粽驱蛟龙: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祈求粽子:因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
4、高粽功名:因粽和中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5、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