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备孕 > 孕前准备

昂刺鱼不适合什么人吃

时间:2020-08-01 00:00:00 浏览:43

昂刺鱼的营养价值

丰富的蛋白质,较为齐全的钾、钠、钙、磷、镁等矿物元素,还有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他丰富的营养元素,赋予了昂刺鱼极其不错的营养价值。那么昂刺鱼的营养价值具体有哪些?下面由妈网百科为大家介绍一下昂刺鱼的营养价值。

1、昂刺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能够有效地消除水肿。

2、昂刺鱼含有丰富的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3、昂刺鱼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人体血压正常,可以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4、昂刺鱼富含蛋白质,既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能够调低人体的血压,能够有效缓冲贫血的情况,对人体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5、昂刺鱼含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铁、镁、磷、钾等,能够有效调节渗透压,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昂刺鱼的做法

昂刺鱼含有多种不同的营养,既有丰富的蛋白质,又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还有含量丰富而又齐全的矿物质。昂刺鱼营养价值丰富,有很好的食疗作用,那么昂刺鱼要怎么做呢?妈网百科为大家介绍一下昂刺鱼的做法。

这里主要介绍昂刺鱼汤和红烧昂刺鱼的做法。

昂刺鱼汤的做法:

1、首先,先把昂刺鱼去内脏和鳃,然后剪掉鱼肚上的硬刺,接下来把昂刺鱼洗净后擦干。

2、在把昂刺鱼入锅前,先往锅里入油,入油后煸葱姜后,再下鱼,把昂刺鱼的两面煸透。

3、待昂刺鱼两面都煸透之后,稍加料酒和水,关好锅盖用大火煮开。

4、昂刺鱼煮开之后加盐和鸡精调味,再把昂刺鱼闷煮一会。这样美味昂刺鱼汤就出锅喽!

红烧昂刺鱼的做法:

1、首先,先把昂刺鱼去内脏和鳃,然后剪掉鱼肚上的硬刺,将昂刺鱼清洗干净;

2、炒锅烧热倒油,下入姜蒜煸炒出香味;

3、下入昂刺鱼煎一会,淋入适量料酒,再淋入适量的酱油,滚均匀酱汁后再冲入一大杯热水持平昂刺鱼身;

4、下入老豆腐,开大火,煮至剩下不多汤,撒入葱花调味即可。

昂刺鱼怎么洗

昂刺鱼做法简单,而且有多种不同的做法,但是昂刺鱼的清洗和选购很讲技巧的。昂刺鱼营养美味,食疗功效显著,不少人都喜欢吃。昂刺鱼汤很香浓美味,但是昂刺鱼的料理可不简单,昂刺鱼的清洗也是很不简单的。那么昂刺鱼怎么洗?

昂刺鱼鱼身滑腻,不少妈妈都觉得不好洗。其实在昂刺鱼上面撒少许盐巴,然后放置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这样就可以去掉昂刺鱼鱼身上面特有的粘液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妈友发现用盐巴涂抹昂刺鱼身后,过一会儿准备再次清洗昂刺鱼的时候,发现昂刺鱼鱼身上的黄色掉了下来,其实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昂刺鱼死后身上的黄色就会脱落,尤其是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下面妈网为各位妈友介绍两个昂刺鱼的烹饪小技巧。

烹饪小技巧

1、洗好的鱼表面水分要擦干。

2、沾一层薄薄的淀粉再煎。

3、煎鱼的时候要等一面煎好了再煎另一面,频繁翻动鱼皮容易破,鱼也会碎的不完整。

昂刺鱼的选购方法

昂刺鱼营养美味,不少人都喜欢吃。昂刺鱼汤很香浓美味,但是昂刺鱼的选购很要紧,这决定了昂刺鱼美味与否。那么选购昂刺鱼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让妈网百科跟大家介绍一下昂刺鱼的选购方法。

选购昂刺鱼的时候,要怎么去区分昂刺鱼的质量好坏?质量好的昂刺鱼,眼球饱满凸起,新鲜明亮,眼睛下陷,无光泽的则质次。外表色泽鲜亮,鱼鳞无缺,肌体完整;如果皮色灰暗,无光泽,体表不整洁,鳞体不完整 的为次品。肛门完整无裂,外形紧缩,无浑浊颜色,如果肛门松弛、突出,肛门的面积大或有破裂的为次品。昂刺鱼解冻后,肌肉弹性差,肌纤维不清晰,闻之有臭味的为变质昂刺鱼;贮存过久的昂刺鱼,若鱼头部有褐色斑点,腹部变黄的,说明脂肪已变质,这种鱼不可食用。昂刺鱼一旦解冻,极易变质,故即使买回来的是质好的冷冻鱼也应及时食用,不要将其再放入冰箱内第二次冷冻。

经过妈网百科的进行介绍,那么现在各位妈友都知道怎么选购优质的昂刺鱼了吧。

昂刺鱼的宜忌人群

昂刺鱼不但好吃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功效和作用都很好。昂刺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能够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那么昂刺鱼的宜忌人群都有哪些?

昂刺鱼的适宜人群:

1、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

2、适合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

3、适合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4、适合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5、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老人,久病体虚人群。

6、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的人群。

昂刺鱼的禁忌人群:

1、昂刺鱼有利尿的功效,而孕妇本身已受尿频困扰,因此不能多吃昂刺鱼,适量即可。

2、结核病患者服*时要忌吃昂刺鱼。

3、出血性患者不宜多吃昂刺鱼。

4、痛风患者吃昂刺鱼不宜。

5、肝硬化病人应禁食昂刺鱼。

6、特禀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昂刺鱼。

延伸阅读

【一】红蟹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孕前准备

红蟹的做法

红蟹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蟹种,这种蟹由于体内有毒而不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实处理好了的红蟹还是可以吃的,并且味道不是一般的鲜美。那么红蟹要怎么做才好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红蟹的做法有哪些。

干煎红蟹

材料:红蟹、猪网油、香醋、高粱洒、绍兴酒、花生油、子姜、葱

做法:1、用高梁酒灌醉红蟹,揭开其腹盖取出鳃、脐,洗净,后放入姜片、葱段,腹盖用猪网油裹紧,再用细草绳扎牢备用。

2、锅中放油烧热,将红蟹下锅,两面煎,期间需多次少量的加水,直至煎熟。后沥干油,泼入绍兴酒翻动起锅。

3、去除草绳及猪网油,翻开腹盖,每只蟹切成6块,再将红蟹排成原样。

注意:翻煎时要注意火候,不能过急,要煎得熟透;食用时可蘸姜醋。

红蟹炊糯饭

材料:红蟹、糯米、火腿末、虾米碎、芹菜末、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生油。

做法:1、红蟹拆壳,去掉杂物;虾米碎洗净炒香备用。

2、糯米洗净,加入清水放入笼内蒸熟,然后加鱼露、虾米碎、味精、胡椒粉、麻油、生油一起拌匀。

3、将红蟹斩件摆砌在圆盘间,摆成圆形,然后把糯米饭铺在蟹的面上,再撒上火腿末、芹菜末,然后放入蒸笼用旺火蒸12分钟即可。

点评:色泽鲜艳,味道醉香。

红蟹的营养功效

都说红蟹的营养很丰富,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那么红蟹的营养与功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看。

平均每100克红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另外,它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红蟹中的这些营养素赋予了鲜美的口感以及多种功效。

红蟹的功效包括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同时还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等。

更有研究发现,红蟹的蟹壳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就告诉我们红蟹在对抗各种癌症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红蟹多少钱一斤

不少人都觉得,红蟹应该是很名贵的品种,价格肯定很昂贵,其实不然。如今红蟹的市场价格多在50-100元每公斤,换算下来一斤最贵的也就50元左右。

在广东部分地区,红蟹的价格基本上保持在49元一斤,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这也得益于红蟹一年四季都有产出,这才能使得它的价格一直都很稳定。

其实红蟹最令人困扰的并不是它的价格,而是处理上。是以,大家如果想要购买红蟹回去尝尝鲜,一定要记得要红蟹处理干净,尤其是内脏,必须去除了才能下锅,以免食物中毒。

红蟹的食用禁忌

说到红蟹的食用禁忌,那可就太多了,所以想吃红蟹的朋友们不得不注意,否则受罪的就是自己了。

首先就是不能生吃红蟹,也不能吃死掉了的红蟹。生鲜的红蟹和死掉的红蟹中都带有毒素,并且是用酒也无法破坏掉的,人误食会引发食物中毒。

其次是不能吃红蟹的内脏,包括蟹腮、蟹胃、蟹肠、蟹心。一般的蟹,我们可以将它蒸熟了避开这些内脏就好。而红蟹则必须在下锅前就将这些内脏给去除干净。

最后是不要吃与红蟹相克的食物,包括梨、柿子、石榴、西红柿、橙子、花生、南瓜等食物。也就是说,在吃红蟹前后都不要吃这些食物,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同时,在吃红蟹的时候也不要喝茶或者是冷饮,同样对身体不利。

红蟹的宜忌人群

于身体健康、体质平和的人而言,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是以,对这类人群而言,吃红蟹完全是小case,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健康。

红蟹尤其适合癌症患者及腰腿酸痛、筋骨不适的人群食用,可帮助这类人群抵抗病症。

另外,小孩可适当食用红蟹,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发育,增强体质。

不过如果是脾胃虚寒的人群、风寒感冒患者及慢性疾病患者、过敏体质的人群,就不能乱吃红蟹了,甚至可以说,这类人群吃红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还有就是,有月经过多、痛经症状的女性及孕妇,吃红蟹还需谨慎,最好是不吃。

【二】野生大鲤鱼的做法-孕前准备

大鲤鱼的做法

大鲤鱼的做法有许多,其中红烧和糖醋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大鲤鱼的做法,让大家轻轻松松在家diy出五星级的大鲤鱼美味!

红烧大鲤鱼

食材:大鲤鱼、葱片、姜片、蒜片、盐、料酒、味精、胡椒粉、白糖、酱油、醋、青蒜丝、香油。

做法:

1、先将鲤鱼洗净后两面打一字花刀,用盐、料酒、胡椒粉打底味,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白糖、酱油、醋、葱片、姜片、蒜片兑成碗汁待用;

2、炒锅上火,加入适量油,烧至8成热时将鱼放入炸至金黄定型后取出;

3、原锅留少许油,将炸好的鱼放入锅内,然后烹入碗汁,再加适量的水;

4、烧开后转中火烧至鱼入味儿后将鱼起入盘中,原汤上大火少开;

5、待汤汁浓稠后碰少许醋点香油浇在鱼身上即可,上桌时撒青蒜丝即可!

妈网百科叨叨叨:鲤鱼背长有两条白筋,如果不抽出,烹制后会有一种腥酸味,这样会影响食用的口感哦。

大鲤鱼的营养

鱼肉可是所以荤菜当中非常有营养的食材之一,特别是和猪肉相比,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食用还不用担心有长胖的风险。所以喜欢吃鱼肉的不妨买条大鲤鱼,红烧、干烧、糖醋都可以换着吃吃。一起来看看大鲤鱼的营养吧!

q:大鲤鱼的营养有哪些?

a:大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鲤鱼的钾含量较高,可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强度,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鲤鱼还具有消水肿痛乳汁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明目,能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哦。

大鲤鱼如何清洗

对于做鱼,很多mm都不怎么愿意,因为杀鱼清洗鱼都是必须的,而这样做必然会让手沾上腥气。可大鲤鱼的胆汁是有毒的,不管是生吞还是熟食都会中毒,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大鲤鱼的清洗也是一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大鲤鱼如何清洗吧!

q:大鲤鱼如何清洗?

a:将鱼泡入冷水内,加入两汤匙醋,过两个小时后再去磷,则很容易刮净;如果鱼比较脏,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可以洗净鱼,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就能将鱼洗得很干净。不过对于大鲤鱼的苦胆需要特别注意,洗掉的时候尽量不要弄破,如果万一不小心弄破了苦胆,可快速在有苦胆的地方放上小苏打,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以啦!

妈网百科叨叨叨:在洗大鲤鱼的时候,可以将鲤鱼鱼腹两侧各有一条同细线一样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哦!

大鲤鱼孕妇能吃吗

大鲤鱼的胆汁是有毒的,不管是生吞还是熟食都会中毒,还会引起胃肠症状、肝肾功能衰竭、脑水肿、中毒性休克,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在清洗大鲤鱼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只有了。大鲤鱼的食用也是需要注意的,那么大鲤鱼孕妇能吃吗?

q:大鲤鱼孕妇能吃吗?

a:孕妇是可以吃大鲤鱼的。大鲤鱼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并且很熟悉的水产品,肉质非常细嫩鲜美,并且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鲤鱼的钾含量较高,可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强度。而且鲤鱼还能够入*呢,用鲤鱼治疗怀孕妇女的浮肿,胎动不安有特别疗效哦!

妈网百科叨叨叨:大鲤鱼是发物,素体阳亢及疮疡者还有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吃。

大鲤鱼怎么去除腥味

你还在为鱼的腥气烦恼吗?你还因为鱼肉吃进最里有味道而拒绝它吗?面对肉质鲜嫩,汤汁鲜美的大鲤鱼,你忍心拒绝这道美食吗?你抵抗得住这道佳肴吗?别纠结了,妈网百科告诉你大鲤鱼怎么去除腥味,4招巧除腥味,麻麻再也不担心你不吃鱼啦!

妙招1:鱼腹两侧各有一条同细线一样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抽筋时,应在鱼的一边靠鳃后处和离尾部约3厘米处各横切一刀至脊骨,再用刀从尾向头平拍,使鳃后刀口内的筋头冒出,用手指尖捏住筋头一拉便可抽出白筋!

妙招2:用250克盐溶于2500毫升水中,把活鱼放在盐水里,1小时后泥味即可消失;如是死鱼,则将其放在盐水中泡2小时,也可去掉泥味。

妙招3: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2、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哦。

妙招4: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根本停不下来!立刻还你清新好口气!

【三】清蒸墨鱼蛋的做法-孕前准备

目鱼蛋的做法

目鱼蛋雪白而且嫩滑,做成菜肴外形美观,口感丰富,是一道非常难得的佳肴,但是我们一般都在餐厅吃到,在家中不知该如何烹饪,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为大家介绍目鱼蛋的做法,大家学会后就可以在家里简单制作啦!

红烧目鱼蛋

原料:目鱼蛋300克、大蒜一根、生姜片5片、红辣椒一只。

做法:

1、目鱼蛋洗净放20克盐腌制3-5小时,清水洗净待用。

2、锅内放适量的食用油开火,放入目鱼蛋、生姜片5片、红辣椒一只,加适量的黄酒烧。

3、约烧2-3分钟加少许清水及适量的酱油煮到锅内水干,放入大蒜,加入适量味精出锅即可。

滑嫩目鱼蛋

原料:目鱼蓉500克、白菜心20棵、红椒3个、蛋清、猪大油、湿淀粉、盐、味精、鸡汤各适量。

做法:

1、目鱼蓉中加盐、味精、葱姜水、猪油调好,俨松椭圆形的大鱼脯,浇汁,放盘中。

2、白菜心用鸡汤煨好。红椒切成圈,焯水,套在菜心上,围摆入盘中即成。

酸菜目鱼蛋

原料:目鱼蛋200克、酸菜100克。

做法:

1、目鱼蛋洗净切成大小一样的片,加入一勺生粉拌匀腌10分钟。

2、酸菜洗净切成末备用。

3、锅放入适量的食油开中火,锅热后加入酸菜翻炒熟。

4、加入目鱼蛋翻炒几下,加入适量的黄酒、水焖煮,水开后加入适量的味精拌匀即可。

目鱼蛋的营养价值

目鱼又称墨鱼,海洋软体动物,属头足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以浙江省产量最高,目鱼蛋是墨鱼的卵巢,以鲜嫩滑爽著名,大家在食用目鱼蛋时知道目鱼蛋的营养价值吗?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目鱼蛋的营养价值吧!

目鱼产地分布很广,中国、朝鲜、日本及欧洲各沿海均有出产,我国舟山群岛出产最多。墨鱼肉、蛋、脊骨(中*名为海螵蛸)均可入*。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乌贼鲜肉含蛋白质17.1%,脂肪甚少,还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等。每百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8.4克,钙290毫克,磷776毫克,铁5.8毫克,尚含丰富的碘质。

乌贼味咸性平,功可滋肾养血、补心通脉、最宜于妇女,尤以乌贼鱼卵滋阴养血之功显着,凡精血亏损、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及老人虚弱者食之都大有裨益。

乌贼鱼骨为乌贼鱼的内壳,中*名为海螵蛸,性味咸、微温,功可制酸、止血、固精、止带、除湿、敛疮。

1、用于脾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可配伍冬瓜、葱白做羹食之。

2、用于风疮顽先疥癞年久不愈者,如《医林集要》方,用本品填入苍耳叶,加水以小火煨熟,去皮骨淡食。

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营养价值很高,是名贵的海产品。

它和目鱼、章鱼等软体腕足类海产品在营养功用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并含有十分丰富的诸如硒、碘、锰、铜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目鱼蛋的禁忌人群

目鱼蛋因为其独特外形与鲜滑的口感备受欢迎,因为现在运输业发达,目鱼蛋这一食物并不只是南方沿海城市能够购买到,南方的人们也能够购买,然而目鱼蛋虽好,其禁忌人群也非常多,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目鱼蛋的禁忌人群是哪些!

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2、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

3、患有湿疹、荨麻疹、痛风、肾脏病、糖尿病、易过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

4、乌贼鱼肉属动风发物,故有病之人酌情忌食。

适宜人群:适宜阴虚体质,贫血,妇女血虚经闭,带下,崩漏者食用。

新鲜目鱼蛋中尚含5—羟色胺及另一种可能是多肽类的物质,具有抗病毒、抗放射作用,人食乌贼中毒,可能与多肽类物质引起肠运动失调有关。乌贼骨*材名称为海螵蛸,含碳酸钙,制酸作用较强。

目鱼蛋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目鱼蛋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乌贼还含有大量的牛黄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

目鱼蛋的饮食禁忌

目鱼蛋将食物的美食功能与医*保健功能结合在一起,按我国中医的传统观念,治病可以有*疗和食疗两种,而食疗即是把食品的美食功能与*用价值结合在一起,但目鱼蛋却具有一定的饮食禁忌,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目鱼蛋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目鱼蛋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

目鱼蛋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两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目鱼蛋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目鱼蛋的营养价值。

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少吃目鱼蛋,因为目鱼蛋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目鱼蛋,因为目鱼蛋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目鱼蛋,目鱼蛋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目鱼蛋,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

目鱼蛋蒸蛋的方法

目鱼蛋蒸蛋是一道名菜,目鱼蛋蒸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爱食用,平日里作为下饭菜也可,拿出来招待亲戚朋友也不失大气,不过大家知道目鱼蛋蒸蛋的做法吗?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目鱼蛋蒸蛋的方法,想学这道菜的人来福音啦!

方法一

原料:目鱼蛋、姜片、料酒、鸡精。

做法:

1、将姜片搁入目鱼蛋中,倒入料酒,加入鸡精。

2、放入蒸锅中,盖上盖,上蒸7——8分钟即成。

方法二

原料:臭豆付1盒、目鱼蛋、剁辣椒少许、姜片、葱花、红椒少许(点缀用)、盐、鸡精、美极鲜酱油、老干妈辣豆豉。

做法:

1、将臭豆付横剖一分为二。

2、每个豆付上均匀的倒少许美极鲜酱油,铺上一层姜片。

3、将目鱼蛋挨个摆在豆付上,每个上面放一点老干妈辣豆豉,再放入少许剁椒,点缀一颗红椒丁。

4、入开水锅中火蒸6-8分钟,蒸好取出放上葱花。

5、淋入烧的滚热的油,即可装盘。

方法三

原料:目鱼蛋、白糖、料酒、姜丝。

做法:

1、清洗目鱼蛋,装入盘中,放上若干姜丝上锅蒸。

2、蒸十分钟,起锅,倒出盘中蒸出来的水份。

3、放入少许白糖和料酒即可。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