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8 00:00:00 浏览:66
川崎病传染吗
川崎病比较多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一旦患病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种疾病有没有传染性。
1、川崎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广大家长可以放下这种担心了。川崎病都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患病。
2、川崎病在发病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高烧,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一般会在五天以上,患者的体温很难降下来。
3、川崎病患者会出现双侧结膜充血的症状,但是不会对眼睛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患者还会有杨梅舌、嘴唇红的情况,就像涂了口红一样。四肢还会生出皮疹,脖子上的淋巴结也会有肿大的现象。
4、川崎病的患者中有一半会出现心脏类的并发症,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引起患者冠状动脉扩张的情况较多,还会引发心肌炎、心内膜炎,甚至会造成冠状动脉瘤的出现。
综上所述,川崎病虽然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疾病,但它是非传染类的疾病,家长不用担心孩子被传染而患病。
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对于川崎病有所了解的家长们,对于这种疾病都充满了恐惧,想要知道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以便可以做些预防工作。
1、医学界对于川崎病的病因还存在争议,曾经认为尘螨导致的疮疱丙酸杆菌是造成川崎病的原因。也有医学界人士认为与逆转录病毒有关,因为在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出现了逆转录酶活性。此外,川崎病患者的hla-bw的检出率很高,所以,遗传易感性以及感染是病因的可能性很大。
2、川崎病在发作的时候,患者会的t淋巴细胞会明显减低,而b淋巴细胞和t4细胞会出现活化状态,t8细胞会逐渐减少。这些体征很可能是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造成的。因此,病毒与人体内皮细胞的亲和性,就是多发性血管炎的病因。
虽然现在医学界对于川崎病的病因还没有定论,但是以上所介绍的就是医学界的最普遍观点,对于疾病的预防还是有一些借鉴作用的。
川崎病严重吗
大家对于川崎病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有的家长甚至没听说过这种疾病。但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会引起诸多的并发症。
1、冠状动脉:川崎病的患者出现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的比率达到了一半,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瘤的患者会有两成。
2、胆囊积液:川崎病很可能会造成胆囊积液,会引起强烈的腹痛、腹胀以及黄疸。而且在右上腹部会出现能够摸到的肿块,很有可能并发麻痹性肠梗阻以及肠道出血。
3、关节炎以及关节痛:川崎病急性发作的时候,有两成患者的关节会出现关节炎以及关节痛,会在病情痊愈后自行消失。
4、神经系统改变:川崎病在急性发作时有可能引起听力丧失、面神经麻痹以及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过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会很快好转。
川崎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还会引起很多严重并发症。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进行正规的治疗,不要听信一些偏方。
川崎病怎么治疗
孩子患上了川崎病,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该给孩子怎么治疗了。现在医学界对于川崎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川崎病在发病后就要立即进行治疗,绝对不可耽误。在发病的早期,医生会给患者口服强力消炎*物,来对炎症进行控制。还会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球蛋白类*物,以配合消炎*物,来减少由川崎病冠引发冠状动脉瘤的出现可能性。
2、在使用球蛋白类*物时,会每隔2~4小时使用一次,通常要连续使用4天,消炎*物也最少使用4天,之后会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停*或是继续用*。
3、在川崎病的治疗中,如果病情需要的话,医生还会在病人的*物中,加上皮质激素,如果患者恢复良好或是病情逐渐稳定后,会逐渐减少用*剂量。
现在对于川崎病的治疗,通常都会采用以上的方法。而且在治疗效果上,在很多时候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
川崎病好后应注意什么
川崎病在经过正规、专业的治疗之后,会有很高的治愈率。不过,在疾病被治好后,还需要进行恢复期的治疗。
1、川崎病被治好后,家长们还有需要注意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进行恢复性的治疗。其中抗凝治疗是关键,尤其是在发病期间出现了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就要长时间的服用抗凝*物,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出现了冠状动脉瘤的患者,也要长期服用相关*物,直到动脉瘤消失。
2、如果患者在川崎病发病过程中出现了梗塞或血栓,就要进行静脉以及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来输入*物,以达到冠脉再通的目的。医生通常会选择可以快速溶解于纤维蛋白的*物,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副作用。还需要对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进行相应的治疗。
川崎病被治好后,也不代表万事大吉了。还有很多的后续治疗要进行,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孩子在这方面的治疗。
【一】为什么小孩的鞋子不能丢-孕前准备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是家中小公主小王子,过得比以前幸福得多,想要什么家长也尽量满足,被孩子穿的衣服鞋子也会购买很多,衣服旧了或是小了直接丢掉。可是民间一直有很多习俗和禁忌,有的地方老人表示孩子穿的鞋子不可以丢,为什么小孩的鞋子不能丢,小孩子丢鞋有什么忌讳吗?
自从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家庭都有生二胎想法,这样宝宝小了的衣服鞋子就不用担心浪费了,或是可以将质量很好的小的鞋子衣服送给亲戚家小孩子穿,不过将旧衣服送人也不是很好,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直接扔掉,不过家里老人忌讳将小孩的鞋子丢了,这种做法不吉利,如果要扔掉孩子的鞋子需要剪几下才行。
有老人还说扔掉小孩鞋子会影响运气,在风水中鞋子同谐,代表过去,扔掉旧鞋子就是扔掉以往的烦恼,所以不存在会影响运气的说法。而且小孩子鞋子不合脚了继续穿会影响足部发育,不想扔掉就送人。
小孩子丢鞋其实没有什么忌讳,孩子鞋子丢了不好只不过是一些地方的老人流传的旧俗,没有科学依据,所以孩子鞋子坏掉不能穿了扔了也没事。不过很多家长给孩子买的鞋子质量非常好,只是孩子渐渐长大鞋子小了不可以穿了,扔了会觉得可惜,其实家长可以将孩子穿不了的衣服鞋子捐出去。
【二】小孩鼻子出血七种原因-孕前准备
小孩流鼻血
1、鼻黏膜脆弱
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干燥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2、外伤所致
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3、手抠鼻子
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幼儿,会因为流鼻水、鼻塞而使鼻子发痒,造成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4、生活作息不正常
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发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
5、过敏引起
鼻子的过敏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也易因鼻黏膜的脆弱及冬天干燥的冷空气,引发流鼻血。容易流鼻血的宝宝,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病状,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会因瘙痒感而常搓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6、其他疾病所致
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也会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现出来。若宝宝常常没原因地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找出真正原因。某些*物中含有抗凝血功能,服用期间也会造成易流鼻血的情形。体质弱或者患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疾病的宝宝容易流鼻血。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如果小朋友忽然流鼻血,爸爸妈妈首先要让自己保持镇定,不要一见宝宝出状况就紧张。因为父母的紧张情绪非常容易影响到孩子;一旦孩子也跟着紧张,血压就会升高,从而加重了流鼻血。
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采取直立坐姿,稍微前倾,头微微朝下;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捏住孩子的鼻翼,一般在约五分到十分钟后,血自然就会止住。儿童最常见(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内侧约一、两公分处的鼻中膈黏膜上,因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时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压迫止血,其方法是:
1、让孩子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
2、让宝宝的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微向前倾的姿势,不可仰头。如此才可以使已经流出的血液顺利地排出鼻孔外,以避免鼻血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
3、接着用手直接捏住宝宝出血侧的鼻翼上方(鼻子柔软处),压迫5~10分钟左右,直至不会出血为止。(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不必压迫,可维持正常呼吸。)
4、期间可以冰敷鼻根及鼻头5~10分钟,以帮助鼻子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5、待血止住后,可以带宝宝至耳鼻喉科查明出血的位置及原因。因为若小朋友出血的位置是在鼻腔的后处,较不易处理,需查明原因以防止下回再度出血。
小孩流鼻血的误区
1、忌把头仰着。仰头的时候,前鼻孔流出的血液就会畅通无阻地流向后鼻孔,再经后鼻孔流向口腔,这样,血液不容易凝固成块,难以止血。
2、忌用手指紧紧捏住两个鼻孔,因这样使血液流到别处。因为鼻孔与口、眼、耳都是相通的,血液可以从这些地方流出,严重者造成“七孔流血”。
3、忌用纸团、树叶塞鼻腔。此法不但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会刺伤鼻粘膜血管,造成更严重的出血。
4、忌用布或棉花塞鼻腔,因可能在鼻内留下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
5、忌用痰盂接血。采取身体前俯低头姿势向痰盂内吐血,一方面因病人头部过低,可使出血更多;另方面痰盂中水与血混合,显示出血量多,使病人精神紧张,也可增加出血。
6、忌仍用鼻子呼吸,应暂时改用口进行呼吸。一般鼻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前区,此处血管丰富,粘膜较薄,位置又偏前下,最容易受外界刺激,一般多为单侧鼻孔出血。
【小编叨叨】虽然小儿流鼻血大部分的原因是鼻膜破裂,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身体的疾病状况造成的,例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过低,或肝脏、肾脏病症等凝血机能的问题,高血压、血管瘤疾病也同样会有鼻子出血的情形。可是这种潜在的状况非常容易被忽视,因而延误了就医。如果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流鼻血,或是血流的时间过长,还是让医生检查一下为好。
小孩流鼻血怎么预防
1、滋润鼻腔:当小儿鼻腔干燥时,可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儿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儿抠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3、注意饮食:秋天空气干燥,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4、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5、勤给宝宝剪指甲,剪短后把指甲的边缘磨平,不要让孩子养成抠挖鼻孔的习惯。
小孩流鼻血的处理措施
小孩流鼻血家长不需惊慌失措,要妥善处置。首先要采取家庭急救帮助宝宝止血。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紧急止血方法:
1、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
2、用冷毛巾敷头部,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3、用消毒棉花蘸云南白*,填塞鼻腔10分钟,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4、扎指法,即用绳紧扎中指的中节,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时扎。
5、将宝宝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左鼻出血贴右足心。
6、鼻出血停止也要去医院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诱因。
【三】新冠疫苗小孩可以打吗、有没做过儿童实验-孕前准备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人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许多家长也迫切的希望小孩能接种新冠疫苗。那么新冠疫苗小孩可以打吗?孩子多大可以打?以及新冠疫苗有没做过儿童实验?什么时间能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新冠疫苗小孩可以打吗、孩子多大可以打
目前新冠疫苗的适宜接种年龄范围是18~59周岁,小于18周岁的小孩是不建议接种的,但是这不代表着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问题。主要是因为18-59周岁这个年龄段的临床研究最早开始,临床数据最完整,所以18~59周岁是首先推荐接种的人群。
新冠疫苗有没做过儿童实验
新冠疫苗当然有做过儿童方面的临床试验。据国*董事长介绍,从临床观察的设计来说,所有年龄段都进行了观察,并且都做了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包括3-17周岁的青少年组、18-59周岁的青壮年组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组。目前3-17周岁年龄段的一级和二级临床研究已经全部完成了,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免源性的数据正在检测过程中。
小孩新冠疫苗什么时间能出来
据国*董事长介绍,目前3-17周岁的临床数据正在向*监局申报,今年三月份前3-17周岁的青少年有望接种新冠疫苗。因此大家不要着急,相信小孩很快就有机会接种新冠疫苗了。
相关文章
怀孕周期
备孕分娩婴儿早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