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孕妇堂!

孕妇堂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备孕 > 生男生女

怎样才能生双胞胎

时间:2019-07-23 00:00:00 浏览:40

很多夫妻都想生一对双胞胎,最好是龙凤胎一次性儿女双全,但是大家都知道生双胞胎特别是龙凤胎的几率是很低的,可不是想生就能生,那么怎样才能生双胞胎呢?生双胞胎应该如何备孕?小编整理了详细的资料哦。

怎样才能生双胞胎

怎样才能生双胞胎

1、找个有双胞胎基因的配偶

一般来说,女性每个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如果一次排出2个卵子,并同时受精的话,生双胞胎的机会就变大了。如果女性本身是双胞胎,那么生育双胞胎几率就高达1.7%,远远高于男性。

2、补叶酸

瑞典的研究人员自1994年开始研究分析当地孕妇曾服用*物的资料和数据,发现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

研究人员指出,服用叶酸导致生双胞胎机会增大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3、促排卵

促排卵的主要功能就是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当正常卵泡分泌雌激素并达到高水平时,下丘脑就会“意识”到这一点并要求卵泡停止发育;而服用促排卵*之后,促排卵*的有效成分占据了本应由雌激素占据的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导致下丘脑认为雌激素量不够,于是开始不停地指示卵巢启动卵泡成熟的过程,最终导致许多卵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在一段时间内排出许多卵子。这样,当精子到达子宫时,它们就会有更多选择了。

怎样才能生双胞胎

4、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是通过促排卵技术促进女性卵巢内的卵泡发育,然后从中取出卵子进行体外人工受精,再将发育的胚胎移植到子宫里孕育。因为这一过程是在医生的人工操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受精卵的质量,一般会多选几个卵,在它们发育到一定程度时,选择最好的2~4个植入母体子宫腔内,最后保留一个最好的胚胎,让其在子宫内着床发育,直至胎儿诞生。

但有些女性的身体条件允许两个胚胎同时发育,加之自己又有要求,医生也可为其保留两个胚胎,于是就产生了双胞胎。不过,卫生部对应植入多少枚受卵有明确规定:35岁以上的可植3个,35岁以下的最多只能植两个,尽量减少双胞胎或多胞胎出生率。

5、高龄产妇生育双胞胎的可能性大

很多高龄产妇生下了双胞胎,所以那些结婚比较晚的人就会高兴了,生育双胞胎的几率会提高很多哦。

怎样才能生双胞胎

以上就是提高生双胞胎几率的备孕方法,但是小编建议夫妻不要盲目追求生双胞胎,科学备孕,不管是一个两个都是自己的宝贝。

延伸阅读

【一】没喝完的奶该如何处理才最科学-孕前准备

璇璇妈又将约50毫升的奶给自己灌进去了,这是4个月的璇璇喝剩的奶,作为一个勤俭节约的妈妈实在是见不得白花花的牛奶就这样进了下水道。宝宝喝不完的奶真的不能放冰箱里留到下顿吗?

冲调好的奶粉没喝完真的不能留到下顿?

如同很多妈妈所知道的的一样,冲调好的奶粉是不宜长期存放的,否则容易发生变质,一旦让宝宝喝了变质的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妈妈们将喝剩的奶粉倒掉也是正确的做法,只是39小编发现有些妈妈可能过于“谈菌色变”,甚至会把还没喝过的配方奶直接喂给下水道,理由就是细菌滋生不新鲜。

在美国医学博士西尔斯的名著《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配方奶冲调的方法提到将几个奶瓶消毒好后一次性冲调好几瓶奶,然后放在冰箱里储存,根据需要拿出来给宝宝喝,当然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所以,西尔斯博士是认为泡好的奶粉时能够存放较长时间的,条件是还没饮用,且要在冰箱存放。当然,如果是喝过的奶,考虑到宝宝嘴里的细菌会通过奶嘴进入奶瓶,所以通常会建议在较短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饮用完毕。

冲调好的奶粉要不要留到下一顿要看实际情况,如果还没饮用,盖好盖子存放在冰箱里,需要的时候拿温奶器或用开水加热饮用也未尝不可。宝宝没喝完的奶也不忙马上倒掉,放入冰箱存放,2小时以内还是可以饮用的。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不能把冲调好的奶一直放在暖奶器上,因为暖奶器上的温度正好适合细菌繁殖,再加上奶本身就容易滋生细菌,这么做奶会很容易变质。

没喝完的奶能否再加开水奶粉一起喝?

没喝完的奶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继续加热来饮用,那么如果在剩奶中继续添加开水和奶粉一起冲调是否可行呢?39小编不建议大家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直接往剩奶里面加水和加奶粉的量很难确定。比如有些奶粉正常是30毫升水配1勺奶粉,你得先参考奶瓶刻度来确定30毫升水是多少,如果奶瓶里面有剩下的奶,直接根据刻度加开水进去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体积通常是不等于两种液体原本的体积之和的,这么做显然不够准确,而冲调奶粉最讲究的就是浓度的问题。如果还需要冲调奶粉,大可以用另外一个奶瓶来操作,冲调好之后再跟加热的剩奶倒在一起也无妨。

当然,如果剩奶存放已经太久,或是没有好好保存,那么连这个浓度的问题都不用考虑,这瓶奶完全可以因为细菌滋生或变质的问题直接淘汰。

【二】五行穿衣有科学依据吗-孕前准备

旺运、改运一直被许多相信风水玄学的人关注着,这类人通常信任五行,认为根据五行理论中的相生相克来看待人的运程和命局能够达到平衡甚至趋利避害的效果,五行穿衣便是常见的一种用来调理运气的方法。但对于五行穿衣不少人还是报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那么五行穿衣有科学依据吗、可信吗?

说起五行,相信大家脑海里第一反应是金木水火土这几种元素,这五种元素相生又相克,每个元素都有其代表色,例如银、白色基调的颜色属金,青、绿基调的颜色属木,黑、蓝基调的颜色属水,红色基调的颜色属火,黄色基调的颜色属土。五行穿衣改运就是指,根据当天的优势颜色来选择穿衣颜色对自己当天的运势有帮助。

举个例子,今天的大吉颜色为红、粉、紫、橙等属火的颜色;次吉颜色为绿、青等属木的颜色;不宜颜色为黄、咖、棕等属土的颜色。据说理由为,今天为庚寅月,癸卯日,卯代表木,而木生火,所以属火的颜色为大吉色,相生助运办事易成;属木的颜色为次吉色,和他人合作可共得利益;而木克土,所以属土颜色为不宜色。

这些说法听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紧接着就有人质疑其缺乏客观依据,没有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民间迷信,与算卦、占卜、星座这些缺乏权威认可的说法相类似。对于五行穿衣,建议大家当成是一种娱乐,无需过分在意,如果某天突然发觉自己没有按照五行穿衣的颜色来穿也不用耿耿于怀,小编认为穿衣颜色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为好,自己开心才最重要,太多条条框框反而可能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

【三】宝宝一哭就喂科学吗-孕前准备

10个婴儿中

至少有1个体重超标

中华医学会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超重婴儿的比例已经超过10%,6个月左右的肥胖儿在成年后的肥胖几率为14%;7岁的肥胖儿为41%,10-13岁的肥胖儿为70%。而记者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扬州的情况也差不多与该数据持平。

“临床上的确会看到不少‘小胖墩’,体检下来体重超标的也不少,差不多10个里面就会有1个。”市一院儿科主任医师吴明赴表示,“这一方面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饮食会出现营养过剩,再者,大人在喂养时存在‘哭就是饿’的错误观念。”

而市一院产科主任医师汤亚君介绍:“超重的小婴儿的确不少,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孩子才三四个月大,已超过15斤了,最胖的一个有18斤。而且这些家长都错误地以为孩子越胖体质越好、越不易生病。”

在该院儿科,记者见到一名正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一询问,这名4个月不到的婴儿已经重达17.5斤。“别看孩子养得不错,三天两头生病,闹死了。”该年轻妈妈表示,当时生孩子时,因为脐带绕颈是剖腹产生出来的。“就是因为怕孩子体质不如顺产的,所以我们喂的时候很注意,体重一直都高于标准值。”

【这些误区有木有?】

多数家庭老人带孩子

觉得越胖越健康

谈起带孩子,去年刚当妈妈的娇娇一肚子抱怨:“我家女儿快6个月了,称体重时12斤差一点,身体状况也还不错,但她奶奶总拿她与邻居一男孩儿比,说‘咱家孩子太瘦了’,还埋怨我没把孩子照料好,非要把孩子带回老家去养。为这事,我已跟老公闹过好几次不愉快了。”

“我们家就是婆婆带孩子,我也乐得轻松,只要儿子不生病我就心满意足了。”在某外企上班的小陈,因经常出差,已经8个月大的儿子是婆婆一手带大的,“至于胖瘦,我没太多讲究。再说婆婆自己是4个孩子的妈,她带孩子我更放心。”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20多个采访对象中,有17个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对于如何喂养孩子,大人均表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金贵’,一哭闹就心疼得要命。”而喂奶是个能让孩子不哭的好方法,所以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开始喂奶。

年轻爸妈不懂营养

宝宝吃了过多的肉油

“现在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缺乏营养学知识,不会挑选食物,比较重视肉、油等食物的摄入,轻视瓜果、蔬菜,导致孩子吃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有的过早给孩子添加淀粉类食物,过度喂养,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体重超标。”苏北医院营养科专家蒋放介绍。

【过度喂养有哪些危害?】

可能加重消化负担

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吴明赴介绍,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各个器官都处于稚嫩阶段,它们的活动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统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动比较低,量也比较小,在这种生理条件下,如果过度喂养,就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这种情况下喂养出来的孩子会出现“虚胖”——即看着壮实,实际上体质不好。

专家介绍,过度喂养还会导致孩子脑疲劳。因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计划地供给食品,使宝宝能始终保持一个正常食欲。

【专家教您这么做】

你可不要“一哭就喂”

婴幼儿饮食也要有规律

防止过度喂养,专家支招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据悉,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虽然有些家长用纯母乳喂养,不排除宝宝肥胖的可能,但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并不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相反,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过度喂养,导致体重快速增长。

其次,定时、定量喂奶,不强迫喂食。此外,正确喝水、科学添加辅食。而对于食欲旺盛的宝宝,家长要缓解其“饥饿感”。“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及蔬菜、水果等在辅食中的比例,这类食物大多口感好,孩子爱吃。”

预防孩子肥胖

要从胎儿开始抓起

市妇幼保健院围产科科长陈新介绍:“很多孩子是一生下来就胖,新生儿体重就达到8斤多,这么大的基数,孩子的体重超标也是必然。所以我们现在都对围产期的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因为过于肥胖的孕妇很容易生出巨大儿,这样的孩子不仅体重会超标,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建议,标准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2公斤。如果孕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超过10%,孕期增加14-15公斤为正常,而孕期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体重增加在7-8公斤为正常。

【知识链接】

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

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

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

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猜你喜欢

反馈